安龍35條農村公路建成通車
亮點黔西南訊 “以前,車子拉貨爬不過寨子里原有的毛泥巴路,鄉(xiāng)親們生產用的肥料等物資,都得靠人挑馬馱,F(xiàn)在好了,有了這條鑲邊細砂公路,我們不愁這問題了,而且趕鄉(xiāng)場還可以坐上小客車!”5月15日,筆者來到了安龍縣龍山鎮(zhèn)下壇村岜秧組布依山寨,一說起寨里剛建成通車的長2.5公里、寬4.5米的農村公路通達工程時,村民李澤輝喜滋滋地說道。
在安龍縣,眼下像岜秧寨一樣剛建成通車的農村公路通達工程共有35條。這批項目總投資902萬元,通車里程127.8公里,解決了當?shù)厣、邊、窮地區(qū)的龍山、篤山等12個鎮(zhèn)35個村35個組2萬余農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增強了當農村經濟發(fā)展后勁。
去年,該縣爭取到的2010年度農村公路通達工程項目資金,對全縣35條農村公路實施鑲邊、建排水溝、鋪泥結碎石和1公里內設置3個錯車道、兩座涵洞的改造。去年10月初,這批項目破土動工后,該縣交通運輸局與施工方簽訂了施工、安全生產和廉政建設3個合同,責成相關人員具體抓好項目質量、進度、投資管理、安全生產、廉政建設等各項工作,確保其更好更快地推進并建成“陽光工程”、“廉潔工程”。到今年4月底,此批項目相繼建成通車。
據了解,自2003年以來,該縣緊緊圍繞服務國民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服務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三個服務”,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項目,并將其優(yōu)先放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遠地區(qū)、貧困山區(qū)實施。到2009年止共爭取到項目資金5166.4萬元,實施115條通村公路鑲邊、建排水溝、修涵洞、增設錯車道等改造,里程1141.4公里,20萬余農民群眾因此告別了運輸難、出行難。更令人滿意的是,當?shù)亟^大多數(shù)村組村民原自力更生修的毛丕公路有著設計合理、路基好等良好的基礎,導致后來公路在改造時成本低,項目資金富余。該縣將富余的項目資金全部使用在提高項目改造的質量上,助推其呈現(xiàn)出標準高、進度快、質量好、效益好的喜人勢頭。該縣每批公路改造項目在省交通部門驗收時均被認定為良好工程,而且通村客車率高達70%,這成了當?shù)剡B續(xù)8年來農村公路改造項目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推進,而且周邊縣市也少有的一大優(yōu)勢。
筆者還了解到,安龍縣在“十二五”期間規(guī)范建設農村骨架公路網1000公里,實現(xiàn)通村公路油化、硬化率達到80%以上。(韋天晃 賀如國 報道)
![](/images/ldqxn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