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署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走進晴隆二十四道拐
圖為侯杰(前)率學生在觀景臺參觀考察。
圖為師生們實地感受“重走抗戰(zhàn)路”。
圖為社會實踐示范隊在保護碑前合影紀念。
亮點黔西南訊 8月6日上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民革中央祖統(tǒng)委委員侯杰率“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示范隊一行8人,在黔西南州晴隆縣教育局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先后來到“24道拐”盤山公路和“安南古城”參觀、考察、收集相關抗戰(zhàn)歷史文獻資料。
侯杰一行興致勃勃來到“24道拐”觀景臺,聽取了“24道拐”抗戰(zhàn)歷史的簡要介紹和觀看了中美兩國在抗戰(zhàn)時期的經(jīng)典圖片,對“24道拐”這一歷史彎道反映出來的中美軍民共同為抗擊法西斯,所表現(xiàn)出不屈不撓的精神深表敬意,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留影,希望把這段珍貴的抗戰(zhàn)歷史遺跡留存和記錄下來。通過實地參觀、體驗,直觀地了解了抗戰(zhàn)后方的歷史,體會到和平來之不易。侯杰感概的說:“實地體驗慕名已久的‘24道拐’盤山公路,讓我非常激動。這段抗戰(zhàn)公路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在這里回顧歷史,對其研究、宣傳、開發(fā)很有價值和意義。”在全國重點文物“24道拐”保護碑前,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示范隊成員紛紛合影留念。隨后,大家乘車到“安南古城”參觀,電視連續(xù)劇《二十四道拐》主要拍攝基地中具有當?shù)靥厣慕ㄖ、各類電視道具吸引了師生們?/p>
據(jù)了解,當天下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示范隊,在晴隆參觀考察結束后返回興義,將到倉更鎮(zhèn)開展為期10天的同步小康工作和相關支教活動。(陳亞林 攝影報道)
![](/images/ldqxn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