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泥凼(作者:呂天順)
神秘泥凼
呂天順
資料圖。
泥凼,一個有山、有石、有霧,有著不少民間傳說、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
這里的山,古怪而又充滿神秘。山峰,連著十八連山,依次排列,巍然屹立,連綿不斷,相互追趕。到了這地方,突然而停,筆直立隊,形成懸崖峭壁,筑成銅墻鐵壁,酷似巨大屏峰,宛如一條巨龍在這里回頭看。這就是“回龍轉(zhuǎn)向”之地;丘陵,一座接一座,一直往后伸,氣勢磅礴,猶如千軍萬馬。遠(yuǎn)看一野平川,近似五條威武之勢立隊整齊的長龍,同向巨龍涌來,象似在等待發(fā)令。這就是“五馬歸槽”之鄉(xiāng)。山峰和丘陵分界明顯,相互對峙,好似將軍在檢閱臺檢閱部隊。
這里的石,奇特而又獨具魅力。石頭,一墩接一墩,錯落有致,蒼蒼茫茫,在這地方傲然挺立,形成迷宮,著稱為“億年石頭城”;石峰,一片接一片,爭相成林,奇特雄偉,千姿百態(tài),玲瓏剔透。龍虎相寺、螞蚱獨立、金猴望月、唐僧誦經(jīng)、龜兔賽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更象似百獸集會,這就是石林。石頭和石峰相互連接,形態(tài)各異,若隱若現(xiàn)。這就是大自然賜予的、將會震撼人類的泥凼石林。
這里的霧,若隱若現(xiàn)、秀麗迷人。清晨,它在丘陵遠(yuǎn)處的河谷里翻滾,趁著日出的光芒,慢慢爬滿丘陵,形成茫茫霧海,無邊無際,和剛剛露臉的太陽,相互映襯,一幅“海上日出”的壯觀就在這地方一天一天地重復(fù)。有時它還要爬上高山,時而在山腰盤繞、時而在山頂撒紗,把整個龍吟大山打扮得象位仙女,酷似觀音。
這里的山、這里的石、這里的霧,都是大自然特賜予泥凼的。獨特的山、獨特的石、獨特的霧,獨在這里匯集,形成了獨特的風(fēng)景和風(fēng)水。秀麗迷人的風(fēng)景曾陶醉過多少名人,劉伯溫曾這樣預(yù)言“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著名畫家張大千以山作畫,感慨萬分:“地靈如此,必生人杰”。曾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的國民黨二號人物何應(yīng)欽,就在這里誕生,從這里走出去的。難怪傳說“十八連山有一窩瓜,長到黃泥河分了個岔,到下午屯開了三朵花,到了泥凼收頭接了個瓜”。地點、空間、時間、人物、事件在這里巧合,造就了神秘。
站在泥凼街頭,你可遠(yuǎn)望霧海日出的壯觀,近觀秀麗石林的奇特,仰望天空長嘆:“我為何不生此地”,俯首拜觀音,心中念念有詞。不妨嘗口泥凼小吃,遮葉熏臘肉、黃豆燉老鵝、臘肉煮酸菜、海椒炒蜂蛹讓你聞味而讒。這何止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更是在世外桃園過神仙般的生活。
這就是泥凼的神秘,這就是神秘的泥凼。
![](/images/ldqxn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