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款(作者:陶廷熙)
補 款
陶廷熙
這是發(fā)生在坪寨村里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龔開了一個雜貨店。農(nóng)村所用的日用品應(yīng)有盡有,糖食糕餅樣樣齊全。到他家買東西的人川流不息,因熟人多,質(zhì)量過硬,價錢便宜,生意非常好。
他的貨都是與貞豐、興仁批發(fā)商聯(lián)系。然后是老板開車給他送,久而久之,雙方互相信賴依靠。
2014年1月的一天,小龔到貞豐一家批發(fā)商與老板結(jié)算,老板把每次的貨單集中一起算,老板由于粗心,有一疊票據(jù)的最后一頁忘記算了。天快黑了,雙方對過賬確定無誤后,小龔匆忙趕路回家。一晃一月過去了,有一天,小龔在家很無聊,隨便翻了提貨單,順手抽了一疊貞豐票據(jù),說來正巧。剛好是少開支出去的那一疊,他真不敢相信,少付批發(fā)商5000元錢。于是,他反復(fù)用計算機按了幾遍,確實是老板算錯了,主要是后面一張5000元錢提貨單沒有加進去。小龔心想:按農(nóng)村的風(fēng)俗,撿的便宜財,燒壞夾底鍋。三分不亂得,三分不亂舍……并立即與批發(fā)商老板通了電話。“喂,老板,上次算的賬不合,請你立即過來核實。”小龔在電話里說。老板大吃一驚,慢吞吞地說:“我明天抽時間來。”一晃又是幾個明天,一星期過去了,小龔又打電話說:“你咋過不來,雖然在忙,也要把事情搞清楚。”通兩次電話把老板搞懵了,老板以為真是欠他的錢,遲遲不歸。事隔三天后,小龔再次給老板打電話:“喂,老板,你說話不算話,究竟來不來,要么,你的批發(fā)到此終止,我們要相互依靠,講信譽。”老板聽對方語氣很重,半天不吱聲……
第二天清晨,老板的電話響了。“小龔,我明天早上8點鐘準時到,你等我。”這天正是停電,小龔試探老板,你在貞豐給我代碗粉,因為我們這兒停電,老板說:“代到都溶了,不好吃。”小龔說:“在龍場可以嗎?”“行,可以。”老板說。
9點鐘左右,老板終于到了。下車后空手進屋。急忙問:“哪兒錯了。”小龔心里想:老板正是摳門兒,雖然錢一分不少還給他,但該整治他出口氣了。說道:“早上停電我沒有吃早餐,麻煩你在回龍給我端碗粉;貋碓谡勈隆”老板無賴,摸不透小龔的心思:為了合作只好順從他。十多分鐘就端了一碗“牛肉粉”,吃完早餐之后,言歸正傳,小龔拿出一疊票據(jù)和藹可親對老板地說:“電話幾次崔你,你好像不高興似的,好像你欠我的錢一樣,請你認真看這些票據(jù),老板終于發(fā)現(xiàn)最后一頁的提貨單5000元錢遺漏沒有結(jié)算,霎時發(fā)呆了,半天沒說一句話。小龔說:“做事要講良心,誠實守信,該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一分也不要,今天罰你一碗粉錢,因一而再再而三電話催你不守信,該不該罰。”他真是一言難盡,接二連三說謝謝。
小龔在抽屜箱里把早已準備的5000元錢補給老板,此時的老板感動得流出喜悅的淚水,老板立即拿出1000元錢對小龔表示感謝。小龔真誠地說:“一分都不要,罰你一碗粉錢就足夠了。”
![](/images/ldqxn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