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出的文化(作者:羅迦瑋)
喝酒喝出的文化
羅迦瑋
酒是一種文化,多由酒的作用派生出來的,“無酒不成席”講的就是這個生活習俗和交朋結(jié)友所遵循的禮儀。酒的作用無疑就是催化劑,除了健身的需要外,催生了更多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酒逢知已千杯少”便是最好的例證。
其實酒的釀造工藝也是一種文化,大江南北都有地方的名特佳釀。唯獨茅臺酒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點而名聞天下,被稱為中國的“國酒” ,這不僅因其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摔出名,更因其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麥之魂,采天地之靈氣,捕捉特殊環(huán)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發(fā)酵、揉合、升華而聳起的酒文化豐碑,成為中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上世紀70年代國家曾把生產(chǎn)茅臺酒的所有流程工序、設(shè)備和制酒的老師傅都帶走了,甚至連茅臺酒廠的灰塵也裝了一箱子帶走,在遵義另找一個山清水秀、沒有工業(yè)污染的地方,把茅臺酒的流程工序全部展開,用當?shù)胤浅<儍舻乃,利用灰塵中的微生物重新制作,一共進行了9個周期、69次實驗,最后直到1985年宣布異地釀造茅臺酒的失敗。
茅臺酒出產(chǎn)于群山環(huán)峙,形勢險要,為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zhèn),恰因赤水河水質(zhì)純潔清甜,含有少量礦物質(zhì),正是釀制茅臺酒的唯一選擇,成為世界絕無僅有的酒文化一絕!
酒的釀制工藝和酒的作用、用途是一種文化,酒的喝法也是一種文化。西方人喝紅酒,有觀色、聞香、品味三個步驟,應(yīng)稱之品,將酒杯舉起,杯口放在嘴唇之間,并壓住下唇,頭部稍向后仰,把酒吸入口中小半口左右,輕輕攪動舌頭,使酒均勻地分布在舌頭表面,然后將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稍后咽下,慢慢感受紅酒的甘醇和芳美,極有溫馨浪漫的情調(diào)。而中國人喝酒就直爽多了,其中的含蓄只是更注重席上禮節(jié)禮儀的規(guī)矩,不可得罪了尊老和貴客。這多是敬酒的喝法,屬臺面上的事。而民間的喝法,除了開席一圈的敬酒外,還得喝“罰酒”,“罰酒”體現(xiàn)了彼此的平等,更具娛樂性和人性化。
要說酒的喝法最多也最具文化味的,舉目望去,還得算咱興義人的喝法。據(jù)酒友介紹,全國喝酒最豪爽的是山東人,酒量大,一碰就是一碗酒下肚。而貴州是產(chǎn)佳釀的地方,喝酒也自然成俗,其中的興義人喝酒最講究玩法,這是接受過興義人宴請的外地人,都無一例外異口同聲的深切感受。與興義人喝酒,接受東道主一巡乃至作陪人輪流幾巡的敬酒后,集體交流的“罰酒”游戲便開始了,這里的“罰”決非單一的懲罰,而是誰被罰了酒,誰就定下一輪的玩法和政策,找下一次被罰酒的對象。頗謂于得失之間彰顯了民主性和公正性,喝酒的人不再有被罰的感覺,一個個坦然的隨之接受,讓喝酒的氣氛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興義人相聚喝酒的玩法很多,傳統(tǒng)的劃拳因其聲浪過于擾人,己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猜寶”,取一枚硬幣在左右合一的手心中搖晃,然后握拳伸出左手或右手,任人猜測硬幣的有無,猜錯的便得罰酒了。此玩法過于單調(diào),沒了玩下去的興趣。隨著“成語接龍”又開始流行,第一位一句“一衣帶水”,第二位就得接“水天一色”,第三位再接“色彩繽紛”,依次往下,接不上成語的就得喝了罰酒。這種喝法喝出了人文典故,但限于文化知識修養(yǎng)的差異和制約,僅在一些文化人中流行,尚不能普及而開。于是“明7咳暗7拍”的玩法又登場了,在座的人從頭一位數(shù)1開始,依次數(shù)到7的第七位得“咳”一聲,再依次循環(huán)數(shù)下去,數(shù)到14時的那一位就得用手掌輕“拍”一下桌子。凡被7整除的數(shù)位叫“暗7”,要“拍”一下桌子;帶有7字的數(shù)位叫“明7”,要“咳”一聲。一旦弄反了就得罰酒。此玩法玩出了數(shù)學(xué)規(guī)律,繃緊了大家的神經(jīng),但邊玩邊喝酒,最終把大家都弄糊涂了,數(shù)也數(shù)不下去了。
時下,興義人喝酒的方法,像網(wǎng)上流行的撲克牌“斗地主”游戲一樣已經(jīng)廣泛普及,從城鎮(zhèn)到村寨,無人不知,無人不會,逢紅白喜事聚會之際,隨時都可玩上一把。用撲克牌“斗地主”的玩法喝酒,既講究牌的大小,還講究牌的排列,極具生活的哲理和情趣。我曾在企業(yè)內(nèi)部開展的企業(yè)文化培訓(xùn)會上說過,企業(yè)文化不是神秘高深得不可觸及的,其中的團隊精神就好比“斗地主”,領(lǐng)導(dǎo)恰似大小鬼,其他的牌好比群眾,得講優(yōu)化組合和排列。一把牌到手,領(lǐng)導(dǎo)在位,群眾卻散兵游勇或群眾團結(jié)而領(lǐng)導(dǎo)無方,都是無法取得勝局的。
喝酒的玩法是一種手段和過程,其中蘊含的智慧和意識彰顯著人的價值取向和斗爭藝術(shù),人們相聚時不再為喝酒而喝酒,賭酒而賭酒,其樂趣甚過了喝酒本身,思想和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交流。喝酒由此變成了玩酒,不失為一種境界的升華。這是喝酒之初未曾料到的。
如今興義人玩酒的方法,又借助一副撲克牌衍生出若干門類,“打點子”、“喂飽”、“打五張”﹑“吹牛”等不勝枚舉。歸根結(jié)底,都無一例外地增添了玩法的心智和樂趣,其文化的底蘊和創(chuàng)新拼搏精神,在酒文化中頗謂獨樹一幟!其中“吹牛”的玩法最具有現(xiàn)實的反思教育和懲戒的意義,上家以兩張牌或多張牌點子的和數(shù)為限,任取一個預(yù)測的數(shù),依次讓下家猜測,若下家認為上家報的數(shù)大于牌點的實際總和,則可以“撬”了上家,然后翻開眀牌一算,“撬” 對了,則證實上家夸大其詞“吹牛”了該喝罰酒,反之則證實上家未謊報吹虛,應(yīng)由下家喝酒。“吹牛”的罰酒法真稱得上來源于現(xiàn)實,而又高于現(xiàn)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事實真象的由衷認同,對吹虛浮夸、罔顧事實行為的極度反感。酒中有真情和正義,由此可以得到很好的詮釋。難怪到過興義的人都說興義人好客熱情、正直善良、酒文化太深厚,對興義玩酒的工具即一大二小的碗也記憶猶新。當然也有人一見到這個工具就心里發(fā)憷,又有所遺憾。只因曾在興義一上桌就開始“斗地主”,未等嘗到美味佳肴就先醉倒了。
酒是佳釀,亦是刮骨的鋼刀,喝爛了自會酒精中毒、神志不清,甚至以酒亂性鑄下終身遺憾,還會把性命搭上。再美好的東西都不能貪婪過度!凡事得講尺度和分寸。喝酒的玩法可以窮盡,但喝酒不可窮盡。雖然酒場上都奉行“槍打敵人,酒打朋友”的信條,但大家在一起只要暖了心、銘了情、助了興、健了身,便可知足而樂了。
“無酒不成席”是中國各地通用的接待禮儀。泱泱大國,自從杜康發(fā)明了酒后,酒就成了宴請桌上必不可缺的佳品。常言道:“煙開路,酒搭橋”,酒能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熱絡(luò)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民間交流也好,對外交流也罷,酒都是其中的助推劑。如今戒煙的人多了,酒的作用就更突顯了。聯(lián)想民間把婚喪之事習稱為紅事、白事,相應(yīng)的宴請便為紅酒、白酒,可見酒文化穿腸入骨的深厚功力,人類與之已無法割舍。想必文明健康的飲酒方法才是大家應(yīng)該予以正視的現(xiàn)實問題。在此也提醒喝酒不可逾越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尤其是公務(wù)接待。好在多數(shù)興義人為了宣傳家鄉(xiāng),招待朋友的酒常用本土產(chǎn)的“貴州醇”,一句上口的“喝了貴州醇,感情深一層”,己讓朋友未喝先醉了,這不失一種先聲奪人的最佳廣告效果。但愿咱們興義人喝酒的方法,能夠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讓喝出的文化、感情和健康——助推興義的發(fā)展和脫俗!
![](/images/ldqxn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