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级无码午夜大片|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久久偷偷鲁偷偷鲁综合麻豆|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粉嫩|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不卡人妻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冊亨

冊亨聯(lián)社晏忠紅:如今 我這樣理解以社為家

2016年11月01日 11:22:11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晏忠紅

 亮點黔西南訊 還記得剛來信用社的時候,聯(lián)社為了提高員工在信用社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促進員工樹立“以社為家”的工作理念,給我們拉通了高兆位的寬帶,把宿舍的衣柜,書桌和床什么的都換了一遍,每一個員工宿舍物件的擺放都干凈整潔,那個時候的我,怎么也不會覺得“家”和“社”一樣。一個是洋溢著溫暖的氣息,無論走到哪里都想要和親人聚享天倫的地方;一個是到處都充斥著規(guī)章制度,大家都各司其職忙碌奔命討生活的辦公場所,怎么想也不會覺得它們之間存在著什么聯(lián)系,然而接下來的三年里,我好像慢慢的理解到了聯(lián)社倡導“以社為家”的理念的真實意義,從同事的身上找到了親人的感覺,從單位的運營找到了責任和擔當,從客戶的理解和支持找到了歸屬和夢想。

惜別
同事輪崗的離別,讓我體會到對下一次重逢的期待就像是好久沒回家那種歸心似箭感覺,三年里,不斷地有新人加入,同時也意味著老同事們都逐漸輪崗離開,一開始還不覺得,目睹他們一個個收拾行李,慢慢的發(fā)現(xiàn)最初的那波人就要只剩下我自己的時候,焦慮?不舍?還是意識到以后不再能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恐懼?這樣的感覺很復雜,這樣的依依惜別,讓我真正體會到平時他們?yōu)槭裁纯偸呛荜P照我我,總是毫無保留的教會我種種,而我也更愿意對他們以哥姐相稱,原來,在我那這幾年大家同舟共濟,相互配合,相互鼓勵的時間里,我們都已經把這里當成了家,把在這里一起共同努力著的同事們當成了兄弟姐妹,以其說是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我們都更愿意相信是緣分讓我們在這個邊遠的山區(qū)不期而遇。而與他們的離別,在我對以后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的情況下能否把工作做好而產生質疑的同時,也開始對下一次與他們相見充滿了期許。也在心里暗暗地道一聲:務必珍重,我的親人!
欣喜
每每社里添了個新物件,我如持家珍,還記得是2014年下半年,每天與我相伴的報表打印機已經運轉多年,很是陳舊,跟了聯(lián)社匯報后換了個新的,使用起來更省時順手,這都讓我足足高興了好幾天。就在前幾天,聯(lián)社為我們配備了一款新型的點鈔機,吃了晚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辦公室把它安裝好,然后也樂此不疲的把“研究”了好半天,我想這種感覺就像給司機師傅換了輛新車,給農民伯伯換了個新的爬犁一樣讓人工作起來心情愉悅,就像給自己的家置辦了幾個新的大件兒一樣心里覺得安逸。這才意識到,我已經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我已經開始在意起這里的點點滴滴。我已經不只是把這里當成一個簡單的營業(yè)場所,也不只是覺得早上來了就開機開燈,下午營業(yè)終了就關門走人,從樓上到樓下,從宿舍到營業(yè)室,在這里走的每一步,在這里度過的每一分,都是那么的走心,無論多久以后,都會是我記憶里很溫馨的一段。
信賴
“這么熱的天,我們都不去地里干活了,你們居然還能走那么遠來我們寨子里,你們太不容易了”。這是我和同事小吳徒步一個半小時走到一個村組老百姓家里時,農戶一邊為我們倒水一邊說的話,我還記得那一天烈日炎炎,汗水打濕了我們的襯衫,面對一個不通車的村組,我們開始其實都在猶豫要不要去,最后我和小吳一致認為“事情不辦完,事情不辦好,心里不踏實”。走到老百姓家里,把我們的工作按照程序扎扎實實做好。離開的時候,村民們自發(fā)地叫了兩個年輕人騎摩托車送我們回來,還不停地用他們并不順溜的漢話贊揚“信用社的人干事情真‘板扎’”。這是群眾對我們工作態(tài)度的認可,這也是老百姓對信合員工的信任和支持,我們的信用社也就成了一個“家”,我們與農戶互幫互助,親如鄰里。
聯(lián)社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我們生活和工作需求,聯(lián)社更重視對我們職業(yè)信仰的塑造和對企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所以才讓我慢慢的領會到聯(lián)社聯(lián)社要求每一個員工樹立“以社為家”理念的真正意義,我所理解到的“以社為家”,不只是誰多久沒回家了,還是我更珍惜能跟大家走到一起工作的緣分,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鼓勵,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也是我們對眼前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心懷感恩。
還記得一位前輩曾經這樣跟我說:作為企業(yè)員工,如果今天的選擇只是為了可觀的報酬,那么將來也會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選擇放棄。我跟我絕大多數(shù)的前輩們一樣,選擇了堅守,因為我跟他們一樣,在這里實現(xiàn)了個人價值的同時,感覺到了這里有一種家一般的溫暖,為了這個“家”變得更好,我們都矢志不渝的獻出我們最熾熱的青春和最滾燙的汗水,不容易,為了這個“家”,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容易,但是每一次在困難面前大家相互牽著手都攥得更緊,大家相互鼓勵的聲音都那么振奮人心,每一次挫敗之后大家相互窩心的安慰,這都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歸屬感,也讓我意識到作為這個“家”里的一份子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晏忠紅 報道)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冊亨聯(lián)社晏忠紅:如今 我這樣理解以社為家

亮點黔西南 | 2016年11月01日 11:22:11 | 晏忠紅

 亮點黔西南訊 還記得剛來信用社的時候,聯(lián)社為了提高員工在信用社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促進員工樹立“以社為家”的工作理念,給我們拉通了高兆位的寬帶,把宿舍的衣柜,書桌和床什么的都換了一遍,每一個員工宿舍物件的擺放都干凈整潔,那個時候的我,怎么也不會覺得“家”和“社”一樣。一個是洋溢著溫暖的氣息,無論走到哪里都想要和親人聚享天倫的地方;一個是到處都充斥著規(guī)章制度,大家都各司其職忙碌奔命討生活的辦公場所,怎么想也不會覺得它們之間存在著什么聯(lián)系,然而接下來的三年里,我好像慢慢的理解到了聯(lián)社倡導“以社為家”的理念的真實意義,從同事的身上找到了親人的感覺,從單位的運營找到了責任和擔當,從客戶的理解和支持找到了歸屬和夢想。

惜別
同事輪崗的離別,讓我體會到對下一次重逢的期待就像是好久沒回家那種歸心似箭感覺,三年里,不斷地有新人加入,同時也意味著老同事們都逐漸輪崗離開,一開始還不覺得,目睹他們一個個收拾行李,慢慢的發(fā)現(xiàn)最初的那波人就要只剩下我自己的時候,焦慮?不舍?還是意識到以后不再能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恐懼?這樣的感覺很復雜,這樣的依依惜別,讓我真正體會到平時他們?yōu)槭裁纯偸呛荜P照我我,總是毫無保留的教會我種種,而我也更愿意對他們以哥姐相稱,原來,在我那這幾年大家同舟共濟,相互配合,相互鼓勵的時間里,我們都已經把這里當成了家,把在這里一起共同努力著的同事們當成了兄弟姐妹,以其說是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我們都更愿意相信是緣分讓我們在這個邊遠的山區(qū)不期而遇。而與他們的離別,在我對以后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的情況下能否把工作做好而產生質疑的同時,也開始對下一次與他們相見充滿了期許。也在心里暗暗地道一聲:務必珍重,我的親人!
欣喜
每每社里添了個新物件,我如持家珍,還記得是2014年下半年,每天與我相伴的報表打印機已經運轉多年,很是陳舊,跟了聯(lián)社匯報后換了個新的,使用起來更省時順手,這都讓我足足高興了好幾天。就在前幾天,聯(lián)社為我們配備了一款新型的點鈔機,吃了晚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辦公室把它安裝好,然后也樂此不疲的把“研究”了好半天,我想這種感覺就像給司機師傅換了輛新車,給農民伯伯換了個新的爬犁一樣讓人工作起來心情愉悅,就像給自己的家置辦了幾個新的大件兒一樣心里覺得安逸。這才意識到,我已經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我已經開始在意起這里的點點滴滴。我已經不只是把這里當成一個簡單的營業(yè)場所,也不只是覺得早上來了就開機開燈,下午營業(yè)終了就關門走人,從樓上到樓下,從宿舍到營業(yè)室,在這里走的每一步,在這里度過的每一分,都是那么的走心,無論多久以后,都會是我記憶里很溫馨的一段。
信賴
“這么熱的天,我們都不去地里干活了,你們居然還能走那么遠來我們寨子里,你們太不容易了”。這是我和同事小吳徒步一個半小時走到一個村組老百姓家里時,農戶一邊為我們倒水一邊說的話,我還記得那一天烈日炎炎,汗水打濕了我們的襯衫,面對一個不通車的村組,我們開始其實都在猶豫要不要去,最后我和小吳一致認為“事情不辦完,事情不辦好,心里不踏實”。走到老百姓家里,把我們的工作按照程序扎扎實實做好。離開的時候,村民們自發(fā)地叫了兩個年輕人騎摩托車送我們回來,還不停地用他們并不順溜的漢話贊揚“信用社的人干事情真‘板扎’”。這是群眾對我們工作態(tài)度的認可,這也是老百姓對信合員工的信任和支持,我們的信用社也就成了一個“家”,我們與農戶互幫互助,親如鄰里。
聯(lián)社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我們生活和工作需求,聯(lián)社更重視對我們職業(yè)信仰的塑造和對企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所以才讓我慢慢的領會到聯(lián)社聯(lián)社要求每一個員工樹立“以社為家”理念的真正意義,我所理解到的“以社為家”,不只是誰多久沒回家了,還是我更珍惜能跟大家走到一起工作的緣分,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鼓勵,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也是我們對眼前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心懷感恩。
還記得一位前輩曾經這樣跟我說:作為企業(yè)員工,如果今天的選擇只是為了可觀的報酬,那么將來也會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選擇放棄。我跟我絕大多數(shù)的前輩們一樣,選擇了堅守,因為我跟他們一樣,在這里實現(xiàn)了個人價值的同時,感覺到了這里有一種家一般的溫暖,為了這個“家”變得更好,我們都矢志不渝的獻出我們最熾熱的青春和最滾燙的汗水,不容易,為了這個“家”,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容易,但是每一次在困難面前大家相互牽著手都攥得更緊,大家相互鼓勵的聲音都那么振奮人心,每一次挫敗之后大家相互窩心的安慰,這都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歸屬感,也讓我意識到作為這個“家”里的一份子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晏忠紅 報道)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