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1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送到普安
千里送情 一“葉”扶貧
安吉1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送到普安
本報訊 (記者 何勝坤 周 軍 實習記者 陳民華) 10月20日上午10點,普安縣地瓜鎮(zhèn)屯上村團田組精準扶貧戶王朝龍領到從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xiāng)黃杜村捐贈的“白葉一號”第一把茶苗時,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10月18日清晨,首批裝載1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的冷藏車從黃杜村出發(fā),星夜兼程2000多公里,終于在20日上午抵達普安縣地瓜鎮(zhèn)。
當這輛9米長的冷藏車到達地瓜鎮(zhèn)屯上村時,精準貧困戶、70歲的老黨員羅少伍十分激動,用山歌表達了他的心情:“千里送苗為扶貧,從此兩省一家親;真心感謝共產(chǎn)黨,致富不忘黨的恩。”
在當?shù)亓謽I(yè)、農(nóng)業(yè)、茶辦等部門工作人員對茶苗進行專業(yè)檢驗后,現(xiàn)場還舉行了簡單而富有特色的交接儀式。黃杜村村民代表盛敏凡說:“今天的扶貧茶,將是明天的致富茶。黃杜村將根據(jù)種植進度,幫助普安縣地瓜、白沙兩個鄉(xiāng)鎮(zhèn)盡快種上‘白葉一號’,帶動部分群眾脫貧致富。”
今年4月9日,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xiāng)黃杜村盛阿偉、阮波、宋昌美等20名農(nóng)民黨員,聯(lián)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他們在匯報種茶致富的同時,表達了拿出1500萬株“白葉一號”白茶苗捐贈給西部適合種茶的貧困地區(qū)的意愿。
收到來信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批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很有意義。”
據(jù)介紹,安吉白茶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對氣候和土壤要求較高,種植一年后,每畝能產(chǎn)3至5斤干茶。6年后進入旺盛采摘期,一畝茶園每年可創(chuàng)收1萬元左右。
普安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樹2萬多株,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古茶樹之鄉(xiāng)”,茶產(chǎn)業(yè)底蘊深厚,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植各種高檔名茶。
在國務院扶貧辦的牽線搭橋下,黃杜村將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和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作為受贈對象,計劃新種茶園5000畝。其中,普安縣在地瓜、白沙兩個鄉(xiāng)鎮(zhèn)規(guī)劃種植2000畝,將覆蓋10個村(社區(qū))862戶貧困戶2577人。
來源:黔西南日報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