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也風(fēng)光
趙興 攝
文/陶昌武 圖/邢貴龍
如果有人問你,白水是什么水?你肯定會說,那不就是沒有添加調(diào)料、淡而無味的水嗎!不錯,就是那種純天然無污染的礦泉水。因為化學(xué)課本告訴我們,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但普安縣白沙鄉(xiāng),有一個布依族村寨,卻以白水命名,這是為何?原來,這個位于半山腰上的寨子,世代與一泓從山洞里,涌流而出的泉水相伴,那清澈透明的泉水,一露頭便從陡峭的崖壁上,陡然跌落,一級又一級,連跌三級,形成三段美麗的瀑布,給人以潔白透明、晶瑩剔透的感覺,仿佛飄舞的雪花一塵不染,猶如鋪展的棉絮潔白無瑕——人們便用形容這泓泉水形態(tài)的白水兩字,來做了寨名。更有意味的是,白水者,乃為泉也。古人采用會意法,造了泉字,對于白水寨子來說,形象的意味更濃。
南北瘦長、東西狹窄的普安,自北向南,分別有蜂子巖、蓮花山、五岳朝天、普白林場等四個主峰。每一座主峰,又是一處分水嶺。位于興中鎮(zhèn)小山坡村的蜂子巖,海拔2033米,四周群山起伏,縱橫連綿。其東部的西泌河、南部的窩沿河、西部的格所河、北部的干河,雖然最終都注入了北盤江,其最初的流向,卻各不相同。由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從蜂子巖分流出去的水,大多以伏流的方式,流向四面八方,離蜂子巖主峰十多公里的“白水”,便是其中之一。
普安人對小水電的開發(fā),可謂情有獨鐘,哪怕僅能安裝一兩百千瓦的發(fā)電機組,哪怕那水是從懸崖峭壁跌落出來,也不放過。白水寨子那泓泉水,也不例外。人們在離洞口不遠的下方,筑了一個壩,形成一個綠樹掩映的小湖,把水攔進一側(cè)的壓力管,然后進入發(fā)電廠房,使原來的三級瀑布,僅剩最后一級。第一級變成了湖,第二級進入了壓力管。遇到雨季水量較大,或者發(fā)電機組檢修,第二級也能展現(xiàn)出來。然而盡管如此,白水瀑布的美麗,還是引來一批又一批的圍觀者。
讓我們來看看僅剩的第三級瀑布,是什么模樣——只見瀑布的頂端,也是懸崖的最高處,即寨子的邊緣,盤根錯節(jié)的古榕樹和頗有年頭的石拱橋之間,一道銀白色的水流,迫不及待地從豁口處,噴涌而出,轟然跌落,瞬間散落開來,飛流而下,呈扇形在亂石嶙峋的崖壁上,恣意鋪展,直奔底部的水潭,形成一幅絕美的畫面。潔白的水簾之間,迷濛的水霧背后,隱約可見一塊高高突出的巖石,仿佛一位正在沐浴的少女,從容地端坐在人們的目光盡頭。這不由讓人想起一副流傳甚廣的鑲字對聯(lián):“山石巖下古木枯,此木為柴;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真妙。”漢字的妙不可言,直讓人為老祖宗的超常智慧,由衷贊嘆。
這泓清泉,在進行了一番精彩的表演之后,落入谷底,匯入西泌河,成為滔滔北盤江的一分子。
站在白水寨子后面,俯瞰眼前深深的峽谷,只見連綿起伏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之間,零星地點綴著一些村落,給人一種與世隔絕、仿佛人間仙境般的感覺。
白水寨子分上下兩寨,共有三十來戶人家。上寨就在出水洞周圍,即那個小巧的湖泊岸邊,下寨坐落在第二級瀑布的東側(cè),一個突兀出來的臺地上。如今,政府投入了上千萬元資金,實施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先是對村民們的住房,進行了立面改造,又辟出一塊空地,修建了休閑娛樂廣場,然后在上下寨之間、出水洞與發(fā)電廠房之間、第二級與第三級瀑布之間,修建了旅游棧道,實現(xiàn)了自然景觀與人文元素的有機融合,成為一處頗具魅力的鄉(xiāng)村旅游景點,更是當?shù)卮迕裥腋I畹臉穲@。
(來源:黔西南日報)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