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不成,倒失存款!望謨一群眾遭遇假客服損失49999元
“雙十一”的狂歡已經(jīng)過去
購物車已清空的“尾款人”
你的包裹收到了沒有?
“雙十一”的熱鬧非凡下
也暗暗滋生了不少“詐騙惡勢力”
騙子開始活動了!
典型案例
望謨縣李某被“冒充商家”詐騙案例
10月31日,家在望謨縣王母街道的李某在家中休息時,接到一個電話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賣家",因其在平臺內購買的一件衣服,在運輸過程中不慎遺失,現(xiàn)需要對其進行理賠。李某查看后的確是幾日前網(wǎng)購的衣服一直沒有到貨,和"賣家"確認信息無誤后,"賣家"就叫李某將自己的微信收款碼發(fā)送給對方,稱直接從微信上退款給李某。
將二維碼發(fā)送給對方后,"賣家"稱二維碼不能收款,需要綁定一張銀行卡才能正常收款。李某根據(jù)"賣家"的指引將銀行卡綁定至微信后,還是無法收款。此時,"賣家"要求李某下載一款會議App。在會議App上李某按照對方指引,掃描了一個二維碼并且將自己的銀行卡提供給對方,不一會就收到一個顯示為某App發(fā)來的驗證碼,李某沒多想就將驗證碼告訴了"賣家","賣家"告訴李某退款已辦理成功,在2-3個工作日內,退款就會打到李某的銀行賬戶內。
在等待了兩日,李某去到銀行查看,發(fā)現(xiàn)不僅“退款”沒有收到,連銀行卡內自己的49999元存款也不翼而飛,在咨詢銀行工作人員后,才知道自己遭受到詐騙,隨即到公安機關報警。
警方提示:莫讓個人信息成為不法分子的“搖錢樹”!
1、收到自稱客服的來電,請勿輕信,可先到正規(guī)網(wǎng)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guī)渠道獲取官方電話核實。
2、正規(guī)客服不會讓你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溝通與交易,凡是讓下載第三方app進行操作的,都不要理睬,更不能提供驗證碼,這是最后的防線。
3、接到需要貨到付款的快遞時,應先仔細核對信息及物品,對于來歷不明的快遞一律拒收;有關自己個人信息的快遞單據(jù),應先撕毀或者涂黑再丟棄,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4、如果遭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接到96110來電,一定要聽,收到12381短信,一定要看。
來源:黔西南州反詐中心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