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小房生產劣質油 陳鳴明批示:嚴查嚴處(圖)
煉制劣質油的“原材料”。
這就是這個“加工廠”生產的劣質油。
“加工廠”藏在這個小屋內。
簡陋小房內散發(fā)“怪味”
3月5日清晨,興義市工商局坪東分局在位于該市木賈街道辦事處一偏僻的山腳下,查獲一家劣質油加工廠。當天下午,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州委書記陳鳴明從本報記者微博上聞訊此事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州、市相關部門,嚴查嚴處。
當日早上10時許,記者接到報料后趕到現場,發(fā)現這家劣質加工廠位于山腳下的路邊,四周用水泥磚圍著,屋頂蓋的是石棉瓦。
在工商執(zhí)法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剛進入這間五六十個平方米的小屋內,一股刺鼻的“怪味”熏得記者直淌淚水,地上堆滿了用塑料袋裝著的豬皮,有三大桶已成型的劣質油放在墻腳邊,就在桶的旁邊,堆著好幾百斤油渣。屋子的最里端筑了兩個火爐,架有兩口大鐵鍋,鍋里還有未取出的成品劣質油。
經營這個加工廠的女老板告訴記者,眼前的劣質油都是通過兩口大鍋用豬皮煉制出來的,沒有其他的材料,生產加工的時間有半年多了。“我加工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銷給當地的飼料廠,并未流入市場。”
“我們是在日常檢查中發(fā)現這家加工廠的。”工商執(zhí)法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走在路上,就能聞到一種刺鼻的味道。今年以來,他們經過多次蹲點摸排,發(fā)現這家加工廠在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上班時間沒有加工,而是在下班時間或者晚上進行加工,且每次加工的時間均在短時間內。
就在記者采訪中,興義市公安局坪東派出所的龔指導員帶著民警趕到了現場,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看該加工廠加工的劣質油是否流入市場。
興義市老酒廠路邊的一家超市,是加工劣質油的女老板所開。經工商執(zhí)法人員和公安民警檢查,屋內也藏有兩桶劣質油,旁邊擺放著煉油的電磁爐,屋內同樣彌漫著難聞的氣味。
當天下午,記者將劣質油加工廠的消息在微博上進行發(fā)布后,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州委書記陳鳴明看到后,高度重視,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州、市相關部門,要嚴查嚴處,同時要考慮建立防范監(jiān)管機制,制度管事管人!
記者了解到,地溝油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各類劣質油的通稱。共分為三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guī)定要求后,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工商執(zhí)法人員稱,該劣質油是否是地溝油,有待質監(jiān)部門鑒定,而是否流入市場,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截止記者發(fā)稿前,工商部門已對該加工廠進行了查封。
延伸閱讀
2011年3月,興仁縣工商部門在興仁縣東湖辦查獲1起劣質油加工窩點,同年9月16日,又在該縣民建轄區(qū)查獲1起。
外地工商部門查獲的案件中有我州公民:2011年9月14日下午18時許,安順市西秀區(qū)公安分局接工商部門移交案件報稱,當日下午16時許,該局接群眾舉報后,在武當山紅村一廢舊場內查獲侯程租用面積約70平方米的房屋制煉“地溝油”,當場查獲地溝油10桶,每桶約200公斤,共計約2000公斤,并已銷售4000公斤。
如何鑒別地溝油
興義市工商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地溝油”一旦流入市場,消費者要學會感官鑒別。根據經驗,食用植物油一般通過看、聞、嘗、聽、問五個方面即鑒別。
一看。看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混入了堿脂、蠟質、雜質等物,透明度會下降;看色澤,純凈的油為無色,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會帶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雜質。
二聞。每種油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味?梢栽谑终粕系我粌傻斡,雙手合攏摩擦,發(fā)熱時仔細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說明質量有問題,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若有礦物油的氣味更不能買。
三嘗。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其味道?诟袔嵛兜挠褪遣缓细癞a品,有焦苦味的油已發(fā)生酸敗,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
四聽。取油層底部的油一兩滴,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并聽其響聲。燃燒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fā)出“吱吱”聲音的,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fā)出“噼叭”爆炸聲,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五問。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要進貨發(fā)票或者看當地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