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茶藝師在興義公園里講解茶文化 焚香啜茗心致遠
8月6日下午,焚香啜茗心致遠—第339期金州國學讀書會沙龍活動在興義公園里舉行。
大家在專注認真的聽茶文化理論。
8月6日下午,焚香啜茗心致遠—第339期金州國學讀書會沙龍活動在興義公園里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了茶藝師何子燕、夏天、楊舟舟三位老師為大家講解茶文化,以及茶的沖泡、茶文化理論等。
活動現(xiàn)場,楊舟舟老師講解了茶的起源、分類、泡茶所用的水都有講究以及不同的體質(zhì)適合喝的茶等。茶必須配上清潔的水沖泡,茶不但對多類疾病具有治療的功效,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而古人的一杯茶更多包含的是中國文人、哲人深愛的天、地、山、水、仁與智。
茶藝師楊舟舟,主要從事男性茶藝沖泡及茶文化理論教學工作。
大家在專注認真的聽茶文化理論,并用手機拍下精彩瞬間。
茶與香,可以歸之為一個字:“味”。而茶道與香道的異曲同工之處,則均屬“味道”。茶以口入身,身心同受;香以鼻入身,達身體經(jīng)絡。兩者相伴,相得益彰之余又顯得妙趣橫生,既符合于道,又安養(yǎng)于心,更有利于身體的健康,此即為“焚香啜茗”完美的契合。香與茶作為自然界的產(chǎn)物,兩者皆吸收著日月賜予的精華,有著自然的秉性。這恰到好處的融合美正體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致我們大多數(shù)人變得心浮氣躁,而古人追求清凈淡泊的心性正好與香道茶道之性相吻合,以靜安心,以閑養(yǎng)心,修身養(yǎng)性。我們也需要“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心境,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幸福且快樂的事。
焚香,品茶,靜心,慢下來享受其間的韻味,常常會讓人忘卻煩惱,這本身就是香道茶道的魅力所在,人們可以通過雅致之趣頤養(yǎng)情志,可以焚香啜茗享悠閑時光,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情趣,讓我們的心性更加平和,讓香道茶道牽動我的情思。香引人遐想,茶引人思考,其文化身影不容錯過。
夏天老師介紹茶具,何子燕老師為大家示范如何正確沖泡茶。
茶具。
隨后,由夏天老師介紹茶具,何子燕老師為大家示范如何正確沖泡茶,F(xiàn)場還進行了互動,大家還親自體驗沖泡茶的過程。此次活動讓大家重新對茶文化有了新的了解。
何子燕老師教大家示范如何正確沖泡茶。
夏天,高級茶藝師,從小鐘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2010年在貴陽開始學習茶藝,習茶7年來,不斷前往杭州、云南、上海、蘇州等地與各茶藝專家探討學習,2015年萬峰林峰會現(xiàn)場茶藝師;2016年為普安縣江西坡茶農(nóng)教授茶藝沖泡講解;2017年受委派前往上海推介普安紅茶文化;多次參與茶文化視頻拍攝工作。專業(yè)從事六大茶類沖泡教學、茶藝表演教學。
夏天老師教大家示范如何正確沖泡茶。
何子燕,中級茶藝師,2012年開始接觸茶藝沖泡,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能力。2015年,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中國茶文化理論知識,通過國家中級茶藝師資格證考核。自2012年接觸茶藝以來,教學過數(shù)十名茶文化愛好者,曾利用空余時間在茶區(qū)、茶館、茶業(yè)公司深入系統(tǒng)的學習,能夠很好的進行茶葉沖泡知識教學。
楊舟舟老師教大家示范如何正確沖泡茶。
楊舟舟,出生于著名黃茶、黑茶產(chǎn)區(qū)——湖南,2013年開始接觸茶文化,是黔西南州少有的男性茶藝沖泡技師,曾自費前往云南、江西、福建、杭州等全國名茶產(chǎn)區(qū)與茶葉同行交流學習,具有一套系統(tǒng)的茶文化專業(yè)理論知識,主要從事男性茶藝沖泡及茶文化理論教學工作。
藍天白云下的興義公園里,景美如畫。
據(jù)悉,興義·公園里一直致力于為廣大業(yè)主打造高品質(zhì)且溫馨的家,項目選址興義龍脈大扁山,地處金水南路,以一座山的名義為興義締造無可比擬的高品質(zhì)公園居所。飯后,放緩匆匆腳步,攜家人一起邂逅公園美景,盡享品質(zhì)生活。溫暖的清風拂過青草、花枝吹向你。
(張鳳利)
責編:江源
分享到:
相關信息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