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人物!興義這兩兄弟一位創(chuàng)辦了大夏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 ,一位是陸軍上將
你知道嗎?在山巒青翠、群峰環(huán)繞的興義市景家屯村,坐落了一座名人故居——王伯群故居。
這座小村莊,走出了兩位影響民國歷史的風云人物——國民政府交通部長、大夏大學董事長、校長王伯群,國民黨陸軍上將、黔軍總司令王文華(字電輪、王伯群胞弟)。
王伯群故居始建于光緒年間,整座住宅坐東向西,為硬山穿斗式青瓦木結(jié)構(gòu),青磚青瓦,屋頂為硬山重檐形式,由前廳、兩廂及正廳構(gòu)成中國傳統(tǒng)的四合院。陳列館分為五個部分,除了正堂,其余四間均為展覽廳。
王伯群
第一部分:家宅淵源
家族淵源就是劉、王、何三家家族的關(guān)系。
劉顯屏是劉官禮長女,劉顯屏與丈夫王啟元共育子女五人,其中小女兒王文湘嫁與何應欽為妻。簡單來說,王伯群、王文華、王文湘、何應欽他們是劉顯世的外甥及外甥女婿。
第二部分:王氏雙雄與貴州護國護法運動
該展館展出了很多貴州護國護法運動期間的一些實物資料。
第三部分:王伯群與大夏大學
王伯群(1885─1944)一生熱心教育事業(yè),1924年他捐資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大夏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1930年,王伯群多方勸募并捐巨資,在上海中山北路建成固定校舍(今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qū))和相關(guān)實驗室、 圖書館、大禮堂等。
第四部分: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實際上就是王伯群一生三個階段的三個居住點。興義景家屯的王伯群故居,貴陽護國路的王伯群故居,以及上海愚園路的王伯群住宅。
三個不同的階段,三組不同的建筑,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王電輪將軍故里
王電輪
王伯群的胞弟王文華(字電輪,1889—1921),時系國民黨陸軍上將、黔軍總司令。早年參加革命黨,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蔡鍔將軍發(fā)起“護國運動”。孫中山先生稱王文華將軍為“西南后起之秀”;被人刺殺于上海“一品香”酒店,葬杭州西湖小孤山。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上世紀二十年代,黔軍總司令王文華生前的部屬、黔軍旅長胡瑛率部駐興義?吹揭压仕玖畹募亦l(xiāng),胡瑛思緒萬千,大筆一揮,寫下 “王電輪將軍故里” 7字,并命人刻于村前獅子山峭壁上。
有人說(貴州近代歷史):
一部貴州史
半部興義人
來源:亮點黔西南
文字資料來自王伯群故居陳列館 網(wǎng)絡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